俗話說“樹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腿是人體衰老的反應器,隨著年齡的增加,肌肉力量和骨密度下降,我們的雙腿會出現生理性的衰退。腿也是健康的照妖鏡,身體的衰老和疾病都會如實地反映在雙腿間。
中醫理論認為:氣從腳底生,人體的12條經絡中有6條(肝、脾、膽、胃、膀胱)都和腿相連,保持雙腿的強勁也意味著在保養各種器官。
雙腿的6個變化,警惕疾病和衰老來臨
1、關節疼痛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關節磨損加劇,走路時就容易出現關節疼痛、骨痛等情況。
2、腳抽筋
腳抽筋最常見的原因是缺鈣,鈣有調節人體神經和肌肉的作用,如果體內鈣含量不足,肌肉就會變得敏感易受刺激,經常抽筋。而到了老年階段,人體內鈣量流失,更容易出現腿抽筋。
3、腳冷
拋開天冷容易腳冷不說,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導致代謝減慢,影響體溫調節。
此外,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可能導致腳部血液循環不暢,從而使腳感到冷。
4、腳麻
久坐、久蹲和蹺二郎腿都可能引起腳麻,但這種麻木是短暫地,一會就能緩解。
若經常腳麻,就要當心2個問題:
一,神經病變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
二,脊柱有問題,例如脊柱狹窄、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受壓迫,影響了脊髓和神經根,導致腳部麻木。
5、蚯蚓腿
由于血管的異常擴張和靜脈內部瓣膜功能不全,使得靜脈呈現扭曲、膨脹和突出的外觀,在皮膚表面很明顯,尤其是腿部容易出現“小蚯蚓”(靜脈曲張)。
雖然靜脈曲張大多數時候沒有感覺,但嚴重時也可導致肺栓塞等危險狀況,所以我們還是要謹慎對待。
6、走路姿勢不對
企鵝步:走路時步伐很小,身體前傾且雙手擺動不自然,只能小碎步前進,這種情況要警惕帕金森綜合征。
拖著走:走路步伐不一致而且左右腿交替不流暢,容易卡頓,這種需要警惕腰椎間盤突出癥。
踮腳走:走路時總是踮著腳尖、腳后跟不著地,除了因為肌肉緊張外,還可能是大腦損傷導致的。
出現以上6種情況的朋友,請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必要,盡快就醫。如無不適,平時也要注意腿部保養。
電話:0794-7222866 | 地址: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第三工業園區
建昌幫藥業有限公司 | 贛ICP備1700421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