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幫”是我國南方一大藥幫,以中藥飲片炮制和集散經營而著稱,歷史淵源悠久,影響地域廣,在海內外中醫藥界均有較深的影響,享有“藥不過建昌不靈(行)”“建昌名醫譽天下”“建昌認同似金規,不過建昌藥不靈”等美譽。
元代,旴江名醫迭出,旴江醫學體系形成,建昌幫隨之發展。著名的醫類方書《瑞竹堂經驗方》顯著地反映元代建昌幫的用藥、制藥的狀況。《瑞竹堂經驗方》是元泰定年間建昌的太守薩謙齋,在任期間收集前人應用記有實效及當時醫者、病家試用屢效的單方、驗方編撰而成。
《瑞竹堂經驗方》對臨床治療的用藥用方和藥物加工制備敘述得非常完善實用,為我國古代醫藥學史上一部有較高價值著作。這本書收載的方藥有內服湯劑,又有丸、散、膏、丹、敷貼劑及洗發劑、洗眼劑、熱熨劑等多種劑型,有炒、炮、煨、煅、炙、水飛等藥材加工炮制方法,各藥的制備要求也非常嚴格,如薏苡去皮,當歸去蘆,麻黃去節,桂枝去皮,香附去毛,地黃去蘆、挑肥壯者酒浸煉干、仔細炮制反復九次透黑為度,草烏鹽炒香熟,米泔水浸蒼術一宿焙干等等作法。當地太守親自收集民間的有效驗方說明當時醫藥事業在建昌的發展概況,從《瑞竹堂經驗方》的豐富內容又可看出元代建昌人對藥物的認識和應用已達很高水平,人們不僅能夠制備出各種藥物劑型并且對每一味藥的加工炮制和用藥都非常地細致規范。
明清時期是建昌幫發展鼎盛時期。明朝,建昌成為兩位王侯封藩地,極大促進了當地醫藥文化、經濟貿易的發展。益端王“辨醫方,梓《玉機微義》。精制丸散,每給賜以活人。御官守嚴但有恩,待郡君而不擾。”“醫尋岐黃,博究元妙。”建昌名醫譽天下,趙南城人,官至太醫院太醫;程式,益府良醫正,診治無不神應,并著有《程氏醫彀》;余紹寧,著《金丹秘旨》。藥局在建昌已多見,官府機構中設良醫所、陰陽學、醫學,聘醫學教授,在益王府內也設有藥局。建昌幫與外地的藥材貿易也較繁榮,《正德建昌府志》中便記載有地黃、川芎、葛、香薷、車前、半夏、槐實、益母草、桑白皮、香附、白芷、赤芍、白芍、山藥、五加皮、枳殼(實) 、梔子、冬青、夾竹桃、百合、茵陳等等幾十種中藥材,這些歷史記載可見建昌幫藥業當時也是蒸蒸日上,發展迅速。
電話:0794-7222866 | 地址: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第三工業園區
建昌幫藥業有限公司 | 贛ICP備17004214號-1